好想去美國讀書? 不想花錢請代辦卻又不知道從哪開始? 資料要如何準備? 看這篇文章就知道要如何自己申請美國學校!!
到各個學校網站看一看:
先找到喜歡的學校最為重要,因為這代表了這一兩年的生活走向。每間學校學制也不盡相同,從一年制到三年制都有,當然學費上差距就頗為巨大,若有經濟上的考量,這一點就必須要完整的考慮了。加上近幾年美國通膨關係,相關的生活費也上漲,有可能因為經費有限而導致個人生活就要樽節開支。除了上述條件以外,大學所在城市是否有職業球隊也是我的考量點,換個角度來說,代表這邊的人口與經濟發展相對蓬勃,所以這也是我做選擇的焦點。
搞清楚時間(Deadline):
要知道美國研究所申請的時間若是申請秋季(FALL)入學會在1月左右截止申請,所以盡可能會在聖誕節附近把資料上傳完成,不然你會沒有時間預防萬一,而且若有問題還有機會傳email給校方,等到聖誕節人家就去找聖誕老公公了沒空理你XD
所有必備資料:
每間研究所有不一樣的要求,請一定要上去看清楚要準備的東西並且自己整理一張表格才會清楚還缺甚麼東西。基本的作品集、個人簡歷(CV)、讀書計畫(SOP)、推薦信(LOR)都是每間學校必看文件,所以這幾項資料可以做成模板,再依據各個學校的要求做出微調。
英文成績:
每個學校都需要有英文成績,所以第一件事情就是考托福,不論你是長o鹿、芝o街、何o仁都要考托福來達成入學門檻。 考試的成績約需要兩週左右的時間,請一定要提早考完,當然如果學校招生比較少人會願意讓你用補件的方式,不過盡量是在預計時間前完成最好。要如何準備考試請參照: https://www.chufantzou.com/post/toefl-托福考試準備
GRE成績:
疫情過後大部分學校已取消此項成績或者不列入必備文件,所以可以不需要準備算是一大福音ㄚㄚㄚ! (也不用花太多錢,考試真的超級貴)
個人資料:
每所學校的報名系統都是獨立的,可以把資料先打在記事本一項項複製就好,不然要連打好幾次會瘋掉。需要的資料有:
1. 稱謂、姓名、生日、EMAIL、電話
2. 通訊地址、住家地址
3. 個人國籍與是否具雙重國籍、出生地、母語、個人性別稱謂
4. 家庭成員資訊
5. 工作職位、大學學位、托福成績、住宿選項
6. 大學成績單、個人相關專業經歷、其他申請學校
上傳資料前要付申請費大約70~100美金左右,所以申請六七所就會花費500美金以上,剛開始就要花大約20000台幣申請學校,燒錢的開始。
作品集:
這個部分就比較個人囉,會建議除了大學的設計也要放工作的作品,不過有些學校會要求不要放商業渲染圖,所以可以的話要自己加工讓學生時期跟工作的設計之間平衡。若可以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系統讓作品集有一個設計的主軸是最棒的。
個人簡歷(CV):
簡歷可以告訴別人自己的工作經歷、教育背景和自己參與過的活動得獎作品和獎項。另外自己的軟體能力和語言能力也可以放在資料內,原則上就是用一張A4圖讓別人能粗略的認識自己。
讀書計畫(Statement Of Purpose):
讀書計畫很重要,用500字讓教授知道你的來歷和未來進入該間學校想要學什麼,讓他們能判斷你是否適合這個program。有些學校會要求內容譬如: 請敘述你來讀敝校研究所的動機為何? 如何運用本學位銜接未來專業領域? 有甚麼課程、教師、書籍或者個人經驗讓你在建築專業領域之下受到啟發?
我的寫法是先大致把要寫入的東西表列好,第一段是動機,這個部份其實可以做為模板,敘述自己想要學的東西,更精進自己的領域,或者想要拓展設計視野,研究更多的設計方法。
再來寫個人經驗,或許是大學時期設計的啟發、畢業設計學到的東西,再提到工作經驗以及工作營、校外活動,但要記得扣緊第一段的動機內容。
前面把自己大部分的內容寫完最後一段要寫未來長期目標,這裡要上網看該科系開的課程,大概舉例兩三個課程,有哪些課程能幫助你更進步讓未來進入工作領域可以運用?代表你申請這個學校不是亂槍打鳥,而是深思熟慮之後做的唯一選擇,拿出誠意讓教授臨表涕泣,這樣成功機率就瞬間升高了。
推薦信:
推薦信是需要請學校教授或者工作的老闆上傳的,可以自己把稿打好寄給教授請他們收到信後上傳,抑或者就麻煩老師直接打好推薦信後上傳pdf檔。因為老師也需要作業時間,所以若允許要趕快先把申請學校的個人資料上傳並且把推薦信的連結送出去讓老師收信後寄出,這樣整個流程才不會卡住,又或者老師沒(ㄅㄨˋ)空(ㄒㄧㄤˇ)幫忙寫推薦信要趕快找其他教授幫忙,這種親身經歷提供參考。
上傳資料:
上傳資料有些學校包含作品集都是同一個portal那就要全部完成後再上傳,也有另一種形式是用學校的網站上傳個人資料、再利用SlideRoom上傳作品集,那麼時間上比較充裕,我認為整個準備期扣除托福考試大約花費三個月可以完成,我是在每天下班後再自己花三到六個小時的時間慢慢一步步做完的,有時候到凌晨但想到有機會實現美國夢就有滿滿的熱血驅動自己啊!
申請成功或失敗:
等申請時間過了兩個多月你就會收到各個學校寄給你的通知信。其實從信的開頭就可以知道有沒有上囉。例如他寫: Congratulations! You've Been Admitted to the OOO(學校名)! 那就一定是上了,就可以準備入學的資料與內容。另一個可能是寫You have a status update那就很遺憾了,表示雖然努力但差臨門一腳,說這麼好聽就是沒上啦!!
籌備自己的資料需要一點耐心,也需要一點信心,在選擇學校的時候也要注意除了夢想學校、理想學校也要一兩所保底的學校才能夠確定自己能在當年度申請到並有機會前往美國讀書與看棒球(重點誤)。祝福你也能申請到你理想的學校! 入學資料與簽證的申請就等下一篇寫啦!
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