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球場 (Nationals Park)是華盛頓國民隊的主場,球隊落腳於華盛頓特區,服務所有在華府生活、工作的球迷,所以這座球場和球隊的特色當然就跟「政治」有許多緊密的連結。華盛頓國民隊是1969年大聯盟擴編球隊時創立,當時建隊於加拿大蒙特婁名為博覽會隊。這是當時第一支在美國境外成立的大聯盟球隊,博覽會隊35年中僅僅在1981年罷工縮短賽季拿下分區冠軍,可惜在國聯冠軍賽敗給洛杉磯道奇。雖然1990初期球隊曾經有過幾個不錯的賽季但1994罷工之後便由盛轉衰,2001年大聯盟嘗試解散博覽會隊不過並沒有成功,而在2004年結束後蒙特婁博覽會隊正式畫下句點,轉而成為現今的華盛頓國民隊。
場外設施:
要前往國民球場最方便的選擇就是華盛頓特區的地下鐵,有別於紐約或芝加哥,這裡的地鐵乾淨整潔,車站也維持得很好,所以對球迷而言這是最優質的選項。
一出地鐵站就會看到這個露天音樂廣場,在賽前播放著音樂提供各式飲料讓球迷先來賽前「暖身」一下。
往球場的入口就夾在兩棟高樓之間,夾道有各種酒吧和餐廳,而樓上是集合住宅,形塑出一個住商混合熱鬧的生活空間。
同時也會有流動攤販擺賣商品,最受歡迎的莫過於球場花生、洋芋片、和各類餅乾糖果,有需要喝水的朋友也可以在這裡先買,免得進場後水跟飲料同價錢會搥心肝。
入口旁則會看到幾顆金屬雕刻的棒球裝置藝術,你會發現愈靠近入口處球會愈來愈低,設計師細膩地製作出不同球路,最後將人的視線引導到中外野的大入口。
抵達球場! 醒目的紅底白字寫著國民球場,上面還有2019年他們封王的標誌。國民球場也有快速通關服務,只要先在大聯盟 Ballpark App先申請快速通關就能夠走最右邊的綠色通道,比一般球迷更快的進場看球。
另一個入口在一壘側可以眺望安那考斯迪亞河,河上橫跨著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紀念橋。一旁還有城市藍色公路可以坐船來球場看球。
從樓梯走上來路燈上球隊的羅馬旗用了國民隊的標準配色紅藍白、隊徽跟城市地標國會大廈。
場內設施:
從中外野進場首先會看到的就是右邊建築立面上所有先發十人的照片,搭配上華盛頓地區著名的櫻花、國會大廈、林肯等著名地標所結合成的大海報,我覺得這是很棒的設計讓球迷進場馬上就能知道今天的選手快速地獲得比賽資訊。
大看板上指引了球場每一個區域,一旁是旗桿掛著美國國旗、州旗和隊旗。建築外牆上的大廣告602 Steamfitters 是馬里蘭州的空調技士工會,佔據了球場最好的廣告板位。
在大廣告下面,所有的小販在賽前會站一排讓民眾購買啤酒、調酒直到開賽後才會走進觀眾席。
↑左右移動以欣賞更多照片↑
廣告旁華盛頓特區名人堂,表列了所有受獎人員屋頂上則設立了都市農園,藉以降低硬鋪面增加可透水的表層。
講完中外野左邊的建築物,右邊的大樓則是掛上球隊明星球員的海報,現在國民隊的游擊手 CJ Abrams是球團主打球星,2022年國民與教士隊的交易把Soto賣給教士換來了 CJ Abrams,逐漸站穩大聯盟的他為國民這幾年勝少敗多的重建期帶來了一線曙光。
↑左右移動以欣賞更多照片↑
100區是百威啤酒釀酒廠,室內酒吧加室外座位是獨立的區塊,沒有買這一區的票還是可以進到酒吧買酒,我很喜歡天花板上吊著的三角旗很有歷史味,在這個相對嶄新的球場能找到一絲歷史文物是很有趣的體驗。
↑左右移動以欣賞更多照片↑
坐上手扶梯會到計分板下同樣是百威啤酒冠名的戶外音樂舞台跟 Swing Big Beer Pen,偌大的空間各種座位讓球迷選擇,但這個區域必須是團體票,球票包含食物所以一般球迷比較難買到這一區。
記分板的背面是2019年世界大賽冠軍薛澤舉起獎杯與球迷同樂的畫面,那是國民隊史首座世界冠軍,這美好的回憶就永遠被定格保留在計分板上。
中外野有450平方公尺的記分板搭配右外野全壘打牆的3.6公尺高30公尺寬的巨幅螢幕。這兩個是2024年更新的大螢幕,解析度是舊記分板的兩倍。根據報導它們可以達到8mm的清晰度,是大聯盟30座球場中最高規格的設備。
記分板上大大的NATIONALS字樣跟國民隊隊徽,那耀眼的紅色在夜空中更顯奪目。
球場新設置的LED燈會在球員擊出全壘打時變化成紅色閃燈,搭配警笛聲做出很有聲光效果的全壘打秀。
中外野打者之眼有一個被漆成綠色的隊徽是球場中唯一異色版本,絕對要拍照收藏起來。
積分板下有用華盛頓地區特色所繪成的壁畫,若要拍「到此一遊」照我覺得這個地方也很有當地風味。
商店櫥窗展示了國民隊特色「總統賽跑」的四位選手,從左至右分別是喬治‧華盛頓、小羅斯福、湯瑪斯‧傑佛遜和亞伯拉罕‧林肯。總統賽跑是在比賽中第四局局間舉行,四位總統會在場上賽跑看誰獲得第一並且有賽季成績計算。不過若你賽前半小時提早到球場這四位總統會在中外野廣場跟球迷拍照,若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早點進場。
介紹完中外野幾個球場特色(其實這座球場很多看點都在中外野,所以從這裡進場一下就能收集好多打卡點)我們要往本壘前進。
↑左右移動以欣賞更多照片↑
一壘側大廳的屋頂上懸吊了一個由眾多棒球選手組成的藝術作品 「The Ball Game」是由當地藝術家 Walter Kravitz 所設計的。據說一開始它還能發出聲音會播放棒球界名曲「 Take Me Out to the Ball Game」只不過我去的時候並沒有聽到歌曲。
往本壘後方的 PNC Diamond Club前進,The Ring of Honor表揚所有國民隊史中傑出的球員。牆上掛著許多球員的照片,其中也包含黑人聯盟華盛頓灰人隊、蒙特婁博覽會隊和華盛頓參議員隊的球員,所以從每塊板子不同顏色能區分出他們來自哪個球隊。
2005年是國民隊的第一年,當年的季票持有者全部被記錄在這張海報上面,用以強調球團多麼重視和感謝他們的球迷,我相信今(2025)年是國民隊20歲生日,球團必定會有一系列的慶祝活動。
另外一個我覺得很厲害的是這面捐款芳名牆,國民隊的慈善事業協助青少年加入棒壘球營隊,連前總統歐巴馬都有參與營隊活動,同時他們也協助重整社區球場和開設肥胖門診藉以回饋社會。就像點光明燈一樣,只要捐錢達一定的金額你的芳名就會被印製保存在一顆顆棒球上展示給進場的觀眾們。
國民隊的城市版球衣放上了最能代表華盛頓特區的櫻花,這些櫻花是1912年東京市長送給美國的禮物,他們移植了3000棵櫻花樹到這裡,如今每年的三月左右都有櫻花季讓民眾賞花。
現在在華盛頓特區已經種植了3000多棵櫻花樹,同時在櫻花季期間還會有路跑活動、點燈、花車遊行和日本文化交流等活動,可謂是迎接春天最棒的旅程了。
↑左右移動以欣賞更多照片↑
同樣在本壘後方的通道內還有介紹華盛頓地區棒球的相關歷史,對於球團的過去有興趣的話可以慢慢閱讀,加深對這支球隊的沿革與脈絡。
再一次呼應中外野入口的華盛頓特區運動名人堂,這裡除了大名單外還有每年入堂儀式的照片。
↑左右移動以欣賞更多照片↑
球場不僅僅是棒球比賽的場館,也同時兼具其他活動的功能,許多大咖歌星樂團的演唱會在此舉辦,多種球類運動甚至教宗彌撒都有在國民球場舉行。
↑左右移動以欣賞更多照片↑
球場美食也是各個球場必須要體驗的特色之一,每座球場都有主打的特色料理。國民球場主打的是小打擊頭盔聖代、大打擊頭盔墨西哥脆餅和手撕豬肉堡等等。
但我個人最喜歡的是這間法式可麗餅店,在我去過的10座球場中這是唯一有可麗餅的球場,巧克力醬香蕉非常好吃,剛出爐又熱又脆的餅皮非常適合下午看球的氛圍。
座位視野:
國民球場的座位設計我認為跟洋基球場類似,一樓的環繞型通道開闊看球視野,二樓則是從右外野大螢幕延伸到左外野,三樓跟四樓看台則有另一個通道分層。
中外野的百威啤酒席設計成派對桌的樣式,與一般球場外野設置無靠背長椅(Bleachers)不同,這裡反而需要驗票才能進入。
300層本壘後方看台是我最喜歡的位置,能看見球場天際線跟場上的狀況,同時也是媒體室前方,可以看到播報室裡的主播球評和文字記者在裡面工作,同時還有一台攝影機就架在這邊。
觀賽氛圍:
這場比賽我們遇到國民隊的菜鳥投手 Mitchell Parker,這場是他生涯第7場先發對決明尼蘇達雙城,6局投球奪7次三振失三分拿下優質先發和勝投。
另一個看點當然就是剛剛介紹的 CJ Abrams當家游擊手。2024年的成績在大聯盟平均之上達到OPS+110的成績,擊出20發全壘打入選國聯明星隊。
↑左右移動以欣賞更多照片↑
這場比賽 CJ五打數一安打還是支二壘安打跑回一分。球隊也敲了兩支全壘打單場灌了12分。
↑左右移動以欣賞更多照片↑
Jesse Winker四局下半擊出陽春全壘打,全場亮起紅色燈光和警笛聲。得分後國民球迷會齊聲喊出:「 N-A-T-S NATS NATS NATS WOOO~!」而每一分要喊一次,所以當一個PLAY得兩分就要喊兩次,以此類推。
國民隊現在還有牛棚車把在外野熱身完要上場的投手載到內野上場,除了棒球造型帽子車頂以外,車頭燈是用兩個手套做成的我覺得非常有特色。
接下來是國民隊最具特色的活動之一「總統賽跑」,四位總統從中外野起跑看誰能夠率先抵達終點。大夥兒在場邊賣力的吶喊,四個人偶就用力地向終點奔去。
在國民隊吉祥物 Screech(中譯:斯克里奇有尖叫的涵義)和Geico吉祥物壁虎的見證下華盛頓拿下本場比賽的勝利!
局間整理壘包,拆下的壘包將以實戰用品售出,可以在現場或上網購買。
局間活動還有唱完歌後送衣服,七局間 Take Me Out to the Ball Game唱完就有工作人員丟衣服到看台,但坐在400層就只能看熱鬧了。
終場在國民打線大爆發之下輕鬆地以9分差奪勝,球迷開心的擁抱慶祝,結束了完美的一晚。
賽後訪問了 Jesse Winker (在比賽後兩個月Jesse Winker被交易到大都會隊成為他效力的第五支球隊),因為是平日晚上球迷也很快就散場了。
總結來說,國民球場的看點大多聚集在中外野所以進場後很快就能看到大部分的重點,在晃個一圈所有可以打卡的地方就看完了,不過以觀賽體驗和球場活動而言國民隊確實有許多領先其他球團的地方,我認為他是一座不可忽略的潛力球場,或許他不像洋基、紅襪、小熊或金鶯那樣可以作為棒球聖殿或古蹟或者劃時代的先驅,可是他用許多軟體和附加價值殺出了一條屬於國民球團的特別之路,所以我個人認為這座球場是在水準之上可以再訪的一座球場。
球迷入場需知:
接駁服務: 有公共運輸地鐵綠線坐到 Navy Yard - Ballpark或公車 DC Circulator只要1美金
開門時間: 賽前75~80分鐘,有綠色通道 CLEAR Entry Lane
包包政策: 可 (16*16*8英吋全透明袋子或 5*7*3/4英吋小包包)
支付政策: 無現金支付,可帶現金到球場103/104、131、319區換成儲值卡
座位視野: 全區皆良好,第一排需注意欄杆
主隊座席: 主隊位於一壘側
Comments